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Be Kind Rewind

  昨天早上去台大打球,在捷運上遇到一件事,要轉往公館的車上,先是進來一個帶著三個孩子的媽,接著進來背著一大包白短襯灰長褲的中年男子,那男子看到那三個小孩就跟很開心的跟那媽說,"妳的小孩好可愛喔~"

  這個情形我覺得有點似曾相似,接下來沒多久就中了我所猜的方向,那男子再誇了一兩次她的小孩後,就開始傳教了,內容不乏是希望小孩從小就該到教會去,有三分之ㄧ以上的諾貝爾得主是信教的種種關於信耶穌的種種好處。這過程車上還滿安靜的,偶爾可以看到幾個年輕人偷笑或是一些中年人看了一眼不屑後繼續睡覺或看報紙,那人妻也只是抱著其中兩個孩子邊點頭邊微笑,之後那男子越講越快講到台大醫院站就下車了,只見那人妻拿著宣傳單鬆了一口氣又無奈的笑了笑,這件事就結束了,但是後來我越想就越覺得不對勁。

  有一天某A到某B家作客,在櫃子上看到某個扭蛋,於是A以為遇到同好了,就開始霹靂啪啦的開始哈拉,於是某B覺得他很宅,因為這只是他路過扭蛋機無聊買的,END。

  這例子和傳教沒什麼關係,只是很相像而已,我不能說所有人是這樣,但我看到的大部分的人是這樣,當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因為某件特別的事物而亢奮進而要和你分享時,自我本身認同的話會一起亢奮,但如果不認同呢,是不是會在心裡掏出一個標籤貼在這個人身上?當你只是隨便買的玩具,其實你不愛這玩意,但他偏要一直哈拉這些,於是你心中搬出的標籤:模型->動漫->宅,你沒有宗教信仰,或信基督以外的宗教,碰到傳教心熱切的人士,標籤是否馬上就會變成"宗教狂熱份子"或是"神經病"甚或"討厭"呢?

  每天不管媒體或網路或報章雜誌,都有人與事與物標籤化的例子,看久了是不是自我本身的刻板印象會越來越豐富,進而導致在遇到的當下時做判斷會更加的不客觀呢?這問題其實我思考了很久,但其實沒什麼答案,我也和那人妻一樣遇到過在路上傳教的,這邊不是在抱怨什麼,只是他們想分享的東西剛好我沒興趣罷了,但當下他們分享時的愉悅心情我總是不忍破壞它,我都是慢慢的聽他們把話說完,所以大學時我去過真理研究社和聖經真理研究社一段日子,我也在去菜市場的路上碰到以前的老師突然把我叫下來一傳就兩個小時,就和那人妻一樣,結束時總是有些無奈的苦笑。

  Be Kind Rewind,中譯王牌自拍員,昨天在HBO上看到,算是今年看到現在我覺得最好看的片子,雖然這片是去年底的片且中譯名有點鳥,直接翻小心倒帶我會覺得好些,但做為一部溫馨搞笑小品,這部真的是傑作,片尾似乎會有對劇中人物沒有仔細交代的感覺,但就像他們所拍的胖子華勒的記錄片一樣,本來就不存在的人,來去本就帶著不清不楚的迷濛,最後只留一絲溫馨與感動,還沒看過這片的,趁最近HBO有播趕快去看吧,這部甚至是你值得買片DVD來收藏的好片。

PS. 那位人妻很正~